蓝光存储的历史介绍
1998年,飞利浦与公司发表了下一代光盘的技术,并着手开发单面单层实现23GB~25GB的技术方案,给***带来了一个惊喜。2002年2月19日,以、飞利浦、松下为,联合日立、先锋、三星、LG、夏普和汤姆逊共同发布了0.9版的Blu-rayDisc(简称BD)技术标准。Blu-ray是BlueRay(蓝光)的意思,因此2月19日也正式表明下一代DVD候选人——蓝光光盘的诞生。BD集团随后在2002年6月14日向外正式发售BD规范1.0版,一共3册共5000美元,至此标志着BD的设计已经完全确立下来。虽然BD与HD-DVD谁将作为下一代的蓝光存储标准这一争议一直存在,但这也促使两家不断推陈出新,进行技术改革。2003年,蓝光激光头达到投产水平,但是适合投放市场的蓝光产品在2006年才开始出现。
异质备份系统的优势
磁盘阵列系统采用RAID冗余的方式进行数据存储,对读写速度的要求很高,需要对磁头及扇区进行频繁的读写操作,考虑到动辄7200转甚至是万转硬盘的高速运转和全年7×24小时不间断的数据访问需求,硬盘的实际寿命大大低于其理论寿命,这也使得数据中心的数据丢失风险直线上升。
RAID冗余方式允许单个硬盘出现问题,但如果2块以上硬盘同时出现问题时将不可避免数据的丢失。因此,单纯采用磁盘阵列的方式来存储重要数据是不可行的。相较而言,异质备份系统的优势很明显。
异质备份系统更偏重于对数据的安全保存,磁盘阵列系统更偏重于对数据的实时利用;异质备份系统对存储环境的要求更宽松,磁盘阵列系统对环境的要求更严格;异质备份系统无需外网连接,可从根源上避免外网病毒的风险;光盘无法修改,硬盘可数据锁定,光盘库技术,因此异质备份存储;异质备份系统定期供电,更加低碳环保;异质备份系统的数据盘一旦发现问题自动拷贝,在时效性、便捷性上更有优势。
离线备份
在数据安全领域,***、的美国Uptime TIER等级认证中,是否具备冗余备份也是其认证评级的重要标准之一。在3月31日世界备份日来临之际,在下作为硬盘厂商,也建议各位按照“三二一原则”多多保护您的数据。不得不感谢互联网的发展,对于日常数据,许多设备自带的服务都能帮我们完成基础的自动备份,例如Onedrive、iCloud等等,还有很多厂商推出的个人云盘存储服务,已经可以为我们日常的文档、照片提供了很大的保障。 但对重要数据来说,网盘还是显得有些不够,好在移动硬盘里多离线备份一次。